首页

艾丝女主免费视频

时间:2025-05-23 04:00:07 作者: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呼吁全体内阁部长“礼节性辞职” 浏览量:37515

  中新社北京7月12日电 (记者 陈溯)7月12日是“国际防治沙尘暴日”,记者当天从中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(国家林草局)获悉,近20年来,中国春季沙尘天气总体上呈现次数减少、强度减弱的趋势,由1981年至2010年均值17次,减少到近10年均值9.2次。

  “国际防治沙尘暴日”是联合国大会2023年6月8日通过决议确定设立的,旨在提高世界各国人民对沙尘暴灾害和防治荒漠化重要性的认识。

  沙尘暴是不可抗拒的自然现象,针对产生沙尘的三个因素(沙尘源、强风力和不稳定的大气环流),人类目前能作用的主要发力点在于沙尘源治理。在沙尘源区和路径区种树种草、建设防护林,可以增加地表植被,防治土地沙化,减少沙源面积,对于减缓沙尘暴发生频次和强度、降低灾害损失具有重要作用。

  中国高度重视防沙治沙工作,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《防沙治沙法》,建立了比较完善的防沙治沙体系。国家林草局会同相关部门印发全国防沙治沙规划,组织开展省级政府防沙治沙目标责任考核。

  经过长期努力,中国沙区生态状况持续改善,重点工程区林草植被有效恢复。据国家林草局统计,“三北”工程区累计完成造林4.8亿亩,治理退化草原12.8亿亩,森林覆盖率由1978年的5.05%提高到13.84%,退化草原面积由2004年的85%降低到70%左右,重点治理区实现了由“沙进人退”到“绿进沙退”的历史性转变。沙化土地状况持续好转,全国沙化土地面积连续4个监测期持续净减少,由20世纪末年均扩展515万亩转变为目前年均缩减1000万亩。

  中国积极履行《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》,持续推进荒漠化防治务实合作。近一年来,中国以“三北”工程攻坚战为行动指南,挂牌成立了中阿干旱、荒漠化和土地退化国际研究中心和中蒙荒漠化防治合作中心,重点面向东北亚、阿拉伯国家等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国家和地区,持续推进荒漠化防治国际合作,支持各国开展政策对话和信息共享,共同应对沙尘灾害天气。(完) 【编辑:于晓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天津:沉浸式读懂文物 “板凳上的博物馆”系列课程开讲

近日,2024南丹音乐节在广西河池南丹县举行,融合现代曲风和壮乡山歌元素的摇滚乐在台上奏响,两天时间,生祥乐队、莫西子诗、二手玫瑰等11组音乐人为民众上演包含摇滚、民谣等多种曲风的作品。

北京望京沟边海棠花寂寞开谢十多年,今年为何突然火了?

根据《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报告蓝皮书(2022-2023)》,2012年以来,中国以年均3%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6.6%的经济增长,单位GDP能耗下降26.4%,成为全球能耗强度降低最快的国家之一。

香港“创二代”助力内地企业发展 在逐梦中相互成就

采制西湖龙井被誉为是“两个巴掌的手艺”。高标准的西湖龙井,要求只采摘真叶部分,提手采摘,每一片茶叶长度都相差无几,大约2.5厘米。正是这样严格的采摘,才能保证西湖龙井的色绿、形美、味醇、香郁。

美国对华发起新301调查,对中国造船业影响有多少?

5100多万名参保人员看病报销更方便

新华社海南博鳌3月29日电(记者朱超、吴茂辉)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赵乐际28日下午在海南博鳌分别会见来华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的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、柬埔寨国王顾问团主席洪森、俄罗斯副总理奥韦尔丘克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